鲸鱼meta-组建国家数据局,能改变哪些产业?
鲸鱼meta|数据要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
2023年3月7日,据新华社报道,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,组建国家数据局。
国家数据局将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,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,统筹推进数字中国、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,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。
国家数据局的组建,将更加有利于调动各方资源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、数字经济发展。“摆在数据流通面前最实际的矛盾就是数据的权属和数据的安全问题。数据权属和安全问题是涉及公共利益大问题,不是哪家机构或是企业就能解决的。”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朝晖告诉虎嗅。
因此,多位专家与产业界人士的共识是,组建国家数据局,能够从国家层面更好解决数据要素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迫切问题。例如,目前国内在数据基础制度方面需要针对数据确权、流通、交易、权益分配、安全合规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,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给予制度保障。
数据要素市场的制度保障
2月26日,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彭李辉在发布《中国数据服务产业图谱》时介绍说,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约为815亿元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%,到2025年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。从细分领域来看,数据要素的存储、分析、加工环节,市场规模均超过150亿元,为数据要素的资源化奠定了扎实基础;数据交易、数据服务的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20亿元、85亿元。
然而,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,目前的市场体系尚不健全,数据产权、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亟需制定和完善。
郭朝晖向虎嗅举了一个例子,以医疗行业为例,从就医方面看,我国的医疗领域数据量非常庞大,中国人口众多,每个医院都有大量的患者、疾病数据。但是由于数据流通不畅,导致每家医院只能各自为战,无法建立统一的数据系统。这不仅增加了患者就医的难度,也大大阻碍了医疗体系、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。即便是从技术发展出发,医疗AI的研发需要调集各方数据来“喂养”AI,但是数据要素市场没有打通的话,而医疗行业的数据相对分散,还要考虑对患者隐私的保护,这就使得相关研发企业很难获得数据,从而阻碍了技术的研发。
在很多行业里,一些企业、研究机构都曾思考过数据联盟的问题,但在实际操作中,这样的联盟极难推进。例如用于训练大模型,需要大量的数据,这给数据的清洗、筛选、标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。他们也希望能与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合作,这样数据量更大、质量更好,但现实是,企业很多时候并不愿意共享这些数据。郭朝晖说,因为这些数据联盟没有行政、执法的权利,很难对数据流通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。
即便是在过去几年里成立的大数据交易所,也面临尴尬境地。此前,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就发现,当前各地数据交易所一般都要求企业在入场交易前,为每笔交易提供专业律师出具的合规评估证明,即所谓“进场一次评估一次”。但是,这极大增加了企业入场交易的成本,再加上相关监管机制不完善,导致企业“不敢入场交易”“不愿入场交易”。这其实也使得数据资源无法被更大程度地使用。
在企查查上以“数据交易”为关键词搜索企业名,经营状态是存续、在业和设立的经营性公司有57条。国内各大主要城市,很多产业基地均设立了自己的数据交易所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,贵阳、苏州、杭州等。湖南、湖北、福建等也设立了省级数据交易所。
那么这些交易所的实际交易量是多少呢?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为例,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5年正式挂牌运营,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数据交易所,截至目前,该交易所累计入驻数据商502家,数据中介21家,产品总数800个,总交易笔数438笔,交易总额7.34亿元。
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,在数据安全领域耕耘多年。范渊看来,国家数据局的组建,能够更好地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,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。这样,能够为大数据行业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更高效的数据获取渠道,为大数据应用和数据要素市场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。
范渊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面,那就是对于数据标准的确立。一直以来,对于数据的交易和流通,应该以什么格式,有什么规范,一直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统一标准,这也给数据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。范渊表示,国家数据局将负责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,将各种数据格式、数据结构等进行统一规范,这将有助于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,加快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,使得大数据行业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。
鲸鱼meta人人共建数据,人人共享数据价值分配